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海绵城市”建设:用专利之舟 根除内涝之忧
8月24日,上海市在遭遇强降水过后再启“看海模式”,上海地铁2号线始发站出口,积水已经没到了行人的膝盖,虹桥机场停机坪“一片汪洋”。
“夏日到城市来看海”,这是近来网络上的一句流行语。近几年,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国内许多城市经常遭遇暴雨,雨水过后,街道内涝成灾,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网民戏称,雨后的城市进入“看海模式”。如何建设更好的城市排水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我国多地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蓄、渗透雨水;干旱时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有专家指出,国外在“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早,已经掌握了核心专利技术。国内企业虽然也掌握了“海绵城市”相关技术,但其技术水平和运用推广能力都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今后,我国应不断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技术研发,以彻底根治城市内涝。
逢雨便涝成痼疾 “海绵城市”迎发展
近年来,逢雨便涝逐渐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痼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城市内涝频发?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梅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排水管道老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城市土地吸水、蓄水能力下降。雨水是通过绿地、湖泊等进行留存的,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自然渗水、储水区域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这些材料导致城市土地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的蓄水和排水系统比喻成海绵,具备吸水和吐水的功能,当城市出现强降雨时,能够就地吸收、存储、渗透、净化雨水,同时还能补充地下水,用于土地干旱时使用,大大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而“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增加城市内的“海绵体”。
“为不断增加城市内的‘海绵体’,我国在借鉴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多项专利技术,包括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洼绿地、植被浅沟、雨水弃流、设有集水管屋顶结构、蓄水池等技术,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手段,加强小区的绿色屋顶渗水能力,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提高雨水滞留能力。同时,进一步保护、恢复和改造城市内的河湖水域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开展海湾清淤,改造村庄雨水污水分流管网和低洼积水点的排水设施,增强排水能力。”陈梅娟介绍。
专利对比有差距 未来发展可期待
据了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很早就开始着手“海绵城市”的建设,其相关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早,掌握了该领域的不少核心技术,并在全球开展了专利布局。而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该领域积累的专利数量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提升机械处审查员向虎通过对全球专利文献进行检索后发现,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关于雨水弃流和下洼绿地技术的专利申请比较集中,分别为2748件和1474件,成为专利申请的热点领域。雨水花园相关技术紧随其后,为622件。而透水铺装、植被浅沟、设有集水管屋顶结构等技术的专利申请相对较少。从发达国家来看,日本申请人在以上6个技术领域共提交了1498件专利申请,申请数量优势明显。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分别提交了907件、121件、150件专利申请。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围绕‘海绵城市’核心技术共提交了438件专利申请,大多数集中在2011年之后,其中以透水铺装技术最多,达到175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海绵城市’的建设和推广速度非常快。通过透水铺装、雨水弃流、集水管屋顶结构等专利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的路面透水能力和雨水循环水平,即应对洪涝灾害、减少城市积水的能力不断增强。”向虎介绍。
从专利技术的应用转化来看,发达国家遥遥领先。“以英国为例,通过在居民家中设置储水罐,从屋顶收集雨水,可以经过滤后满足家庭灌溉、洗衣等非饮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公园绿地上推行雨水利用收集系统,不仅可实现自我灌溉,还能将雨水过滤后供给周边住户使用。”陈梅娟介绍。
未来,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继续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外,还要不断研发相关领域的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内涝,改善水循环,构筑城市‘海绵体’,用专利之舟,根治内涝之忧。” 陈梅娟强调。